干眼癥聽起來只是小毛病,但在我國干眼癥已成為除近視之外最常見的眼科疾病。據(jù)有關統(tǒng)計其發(fā)病率高達21%~30%,超過60%的電腦族有“干眼癥”的困擾。如果眼睛干澀、流淚、有刺痛感,一定要及時就醫(yī),以免耽誤病情。
干眼綜合征(dry eye syndrome)又稱干眼癥、角結膜干燥癥或干燥性角膜結膜炎,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淚液質量異常,或動力學異常導致的淚膜穩(wěn)定性下降,患者多伴有眼部不適和(或)眼表組織損害,出現(xiàn)干澀感、異物感、燒灼感、畏光、視物模糊和視疲勞等癥狀。簡單來講就是眼睛癢、干澀、偶爾刺痛,有時候感覺眼睛里進了異物卻怎么也找不到,出現(xiàn)這些癥狀,說明你眼睛的淚液已經(jīng)告急,不僅“渴”壞了,還很有可能就得了干眼綜合征了。常見的干眼癥表現(xiàn)有視力波動(剛看時清晰,幾秒后模糊)、刺痛感、視物模糊、異物感、分泌物增多、對光敏感等。可不要小看干眼癥,如果不及時治療,等發(fā)展成中重度的干眼癥后,可能會出現(xiàn)角膜損傷,甚至有一定幾率致盲。
緩解干眼癥,需要給眼睛“補水”
正常情況下,眼角膜上有一層淚膜,由減少蒸發(fā)的油脂層、保持濕潤的水樣層與黏蛋白層組成。雖然只有幾微米厚,但它能保持角膜、結膜的濕潤,改善眼睛的屈光性能。每一次眨眼,眼睛都在悄悄對淚膜進行補充和更新。淚膜中的任何一層出問題,都可能導致干眼癥。而長期使用電子屏、戴隱形眼鏡、眼部手術、化眼妝、年齡增長、睡眠不足,以及糖尿病和抑郁癥等疾病也會導致干眼癥。不少人眼睛干澀,就隨手滴一下眼藥水,甚至盲目購買網(wǎng)紅眼藥水或進口眼藥水。這類產品往往含有防腐劑,長期頻繁使用可能引起藥源性角膜炎,加重癥狀。其實,普通人很難判斷自己是“眼干”還是已經(jīng)得了干眼癥,最穩(wěn)妥的辦法就是找專業(yè)的眼科醫(yī)生,通過臨床癥狀和相關檢查全面分析后給出診斷及正確的治療。
介紹幾個靠譜的“補水”辦法:
人工淚液:人工淚液是一種眼藥水,是模仿人體淚液的成分做出的一種替代品。突發(fā)眼睛干澀、疲勞,可使用人工淚液或眼膏、眼部凝膠緩解不適。
抗炎治療:如果有炎癥,可在醫(yī)生指導下選用低濃度環(huán)孢素A、非甾體抗炎藥、他克莫司、激素等治療瞼緣炎,可服抗生素或使用抗生素眼液、眼膏等。嚴重的干眼癥可遵醫(yī)囑服用口服藥物。
手術:淚液分泌明顯減少,常規(guī)治療方法效果不佳,有可能導致視力嚴重受損的。嚴重干眼癥患者可以考慮手術治療。
臨時眼球“補水”小妙招
1.多眨眼:增加眨眼頻率,每4~6秒眨一次,平均每分鐘眨眼10次左右。
2.遠眺:使用20-20-20法,即觀看屏幕20分鐘,眼睛移開望到20英尺(約6m)遠的地方,堅持20秒以上。
3.熱毛巾敷眼:用40度熱毛巾或蒸汽眼罩熱敷眼睛10~15分鐘,可促進瞼板腺分泌油脂,減少眼睛水分蒸發(fā),緩解干澀。
4.眼部清潔:化妝人群及時清潔瞼板腺的開口,能避免發(fā)生阻塞。
5.多吃維生素A:干眼癥患者需要增加維生素A和必需脂肪酸的攝入,可多吃動物肝臟、胡蘿卜、魚、堅果等。
當然,上述方法都只能緩解癥狀,最重要的還是要減少手機、電腦屏幕的使用時間,避免關燈玩手機,少戴隱形眼鏡,平日不要用手揉搓眼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