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進一步提升見習班主任的專業(yè)素養(yǎng)與育人能力,學校開展見習班主任勝任力提升培訓,本次培訓由錢懌暉班主任工作室、黃艷成長導師工作室承辦,從理論指導到實戰(zhàn)經驗,從班級管理細節(jié)到特殊學生教育策略,為年輕教師提供全方位賦能。
夯實基礎 明晰方向
3月19日,開班儀式上,副校長周斌斌強調班主任要“以德立身、以學賦能、以情育人、以新求進”,鼓勵年輕教師通過此次培訓積蓄力量,未來在班主任崗位上綻放光彩。學生工作處副主任錢懌暉詳細解讀培訓安排,圍繞《初任班主任勝任力模型構建》開展首場講座,系統(tǒng)梳理班級管理、家校溝通等核心技能,為見習班主任繪制清晰的工作藍圖。
見微知著 以愛育人
職普融通學院教師張敏帶來《用心耕耘,用愛陪伴》微講座,從班干部培養(yǎng)、德育學分制度到家校協(xié)同,提出“做橋梁而非裁判”的理念,強調通過多樣化活動和個性化激勵,讓每個學生找到閃光點。
旅游服務學院教師陳蓓以《懷溫熱初心,見細微之處》為題,通過真實案例分享“細節(jié)育人”與“溫度育人”的智慧。她指出,班級管理需從“飲水機清理”“桌椅擺放”等小事入手,培養(yǎng)學生行為習慣。面對問題學生,應放下成見,走近內心,通過共情與個性化指導幫助學生克服困難,完善自我。
勞動教育 匠心養(yǎng)成
團委書記孔晨晟、旅游服務學院副院長顧穎嫻用創(chuàng)意十足的勞動教育微班會,為年輕教師展示“小切口大教育”的育人智慧:孔晨晟以《7S“爆改”我的班》為題,圍繞職業(yè)素養(yǎng)培育,通過互動游戲,將企業(yè)管理的7S標準轉化為學生可操作的微習慣。顧穎嫻打造《打響教室顏值保衛(wèi)戰(zhàn)》微班會,引導學生從被動值日轉向主動擔當,最終通過限時清整PK賽和標語設計,將勞動誓言轉化為班級公約。
兩節(jié)班會課以沉浸式體驗+項目化實踐為特色,展現勞動教育如何從形式化走向生活化,為見習班主任提供可復制、有溫度的育人樣板。
破解難題 精準施策
在見習班主任培訓的收官之課上,人工智能學院副院長黃佩虹以《班級管理魔法》為題,為學員們帶來一場既有理論又具實操性的精彩講座。
她對《學生手冊》進行深度解讀,強調規(guī)則是底線,柔性是智慧的管理理念。針對特殊學生的教育難題,她分享一系列暖心而有效的解決方案。她提出要保持耐心傾聽學生心聲,用儀式感增強歸屬感,善于挖掘每個學生的閃光點,以寬容之心對待成長中的不足,及時肯定每一個微小進步。這些方法既體現教育的溫度,又彰顯管理的智慧。
四次培訓從理論到實踐,從共性到個性,為見習班主任提供豐富的育人經驗。學員們表示,將把所學轉化為行動,在未來的班主任崗位上以愛為紙,以專業(yè)為筆,書寫教育的溫暖篇章。